查看原文
其他

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

梁冬 晓堂TANGSPACE 2020-09-15

人心难测没什么问题,

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才是问题。


你的心智模式、你与人沟通的模式,决定了你生存的环境。我们以为环境影响着我们,其实环境都差不多,我们一直都是在创造一个自己所看到的环境。


以下内容选自《梁冬说庄子·人间世》,作者梁冬深度解读《庄子•内篇•人间世》中你未必知道却又必须知道的与人相处之道!


在《人间世》中,庄子告诉我们,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拥有“颅内高潮”,感觉自己与宇宙化为一体,你仍然要在这样一个哪怕是假的世间,貌似真实地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人间世》讲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危险的旅程。


庄子对于人性的险恶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基本上,庄子并不认为人心的难测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就是“人间世”。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这件事情本身,才是问题。他对于人性险恶是没有抱怨的,只是借由孔子的口来对好人予以同情和提醒。

他用最亲近人心的文字,告诉着人们:人世间,不管在何处,在什么境地,做个有心计的人其实很危险,做一个无所觉察的人也很危险。只想纯粹做个好人同样如是。

 

因为当你自以为是个 “好人” 时,却难免发现自己处处不顺 —— 在职场上被插刀、在家中被家人无视甚至疏远、以 “我为你好” 的出发点做事却总被嫌弃……这正是你不了解人性中的危险所致。


接下来,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好人如何在险恶的人间保持不受伤害的艺术。




01


如何做一个智慧的好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道心”,就是在宇宙中很微弱,但永恒不变的那种慈悲和善意。不过,它很容易被人心蒙蔽。


人类社会在相互竞争中进化出来一种普遍的人性——倾向于更多地帮助自己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但是,这对他人而言,具有某种破坏性。


庄子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所以他借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对话来讲述人心的难测。


孔子很担心德性纯厚、品学兼优的学生颜回,如果他带着“诗和远方”的理想投身于“政坛”,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孔子认真地跟颜回说:“如果你很勉强地把仁义规范之类的言词陈述于暴君之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拿别人的卑鄙来夸耀自己的美德,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对别人的伤害。你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无形之中,就相当于把别人定义为恶人。

其实,庄子就是在说,当你力量强大的时候,你也许可以这样做。但如果你是弱者,却还跑到强者面前宣扬“不做坏事”,就是把比你强大的人定义成做坏事的人,是很蠢的行为。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这样。有些女性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设定为好人、善良的人、聪明的人,并不断地予以强化。同时,在她们的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设置成了坏人、不善良的人、愚钝的人。从表面上来看,她们是在成就自己,但从本质上来说,这样做即便不能用“自私”来形容,起码也是不够智慧的。


德性纯厚的人会遇到这种困境,究其原因,还是对人性的洞察不够深。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庄子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从来不对人性的恶怀有怨恨,他认为这都是正常的,是大概率事件。弱者的愤慨只会把自己气到内伤。有很多好人的结局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够智慧,没有深入地理解人性。


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人心是很险恶的,不要以为你有爱、有正义、有智慧,就可以通行无阻。因为当你自诩为好人的时候,你就播下了一颗“恶”的种子,让对立面的那个人无形中成为坏人。


但如果你既正直,又懂得藏锋的话,那就会命运好转,逢凶化吉,福泽三代。




02


对别人的诋毁不愤恨

其实是对自己的保护


一个人怀揣着“我是为你好”“我是对的”等想法,哪怕他只是在心里面默默地有“我是对的”这样的念头,就形成了所谓“我执”;当他觉得“我比你聪明,比你更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我慢”。


不管你如何包装,如何提醒自己要显得低调、朴素,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


当你暗暗地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别人的时候,就会被别人暗暗地用他所拥有的执着和傲慢反击回来,你就会受到伤害。其实,我们认真想想,谁又不是拥有自我骄傲而在生活中屡屡受挫的人呢?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


在你面前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直接表露骄傲,另一种人装作很认同你,但其实还是很骄傲。这就是人性,只有两种,没有其他。当你意识到自己每天面对的人也是这样的时候,对于别人不认同你这件事,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庄子的可爱之处就是,他从来不批判人性的恶,知道这就是常态,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这是《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一段的内容,讲的是我们可以善巧方便地去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诋毁,要保持不愤恨,这起码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03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

三十年以后还想做吗


道家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通常,你努力追求来的东西都不怎么好。你只是待在那儿,推辞掉来找你的好事儿;好事儿又找到你,你再推辞掉;即使你把它交给别人,最后还是会落到你这里。这种好事儿,才值得期待。


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情,你就不要考虑,纯粹是耗费脑细胞,做“无为之功”。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在明白这些情况的前提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天命和人为,是我们所称道的法则。如果你想避免这两件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你想切断与父母或者儿女之间的联系,哪怕登报声明,也是不可能的,父母子女之间的羁绊是很深的;如果你想不与他人发生联系而共同去做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以上两件不可能改变的事情,你就不要考虑了。不用考虑应不应该、好不好、做不做,因为没得考虑。

除了时间以外,教育、血型、体质等都有可能造成人和人之间非常大的不同,这才有了八万四千法门—佛陀在教化众生的时候,用了八万四千这样如此巨大的数字,其实远不止于此。


但是,不管方法是什么,那个中心的轴都是一样的——理解人心的险恶,保持自己稳定的频率。尽人事,安天命,不求创造奇迹,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外界对别人的损失,也包括内在对自己的损失。


只要能够引发你情绪的东西,不管是高兴、悲伤、厌恶,还是愤怒,其实都是那个帮助你看见自己意识底层代码的真相乍现的时刻(the moment of truth)。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除了快乐以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把这些情绪视为很糟糕的情况,而且尽量避免它们。我们总是希望借由对愤怒、厌恶、悲伤情绪的疏远来达到离苦得乐的状态,并产生幸福、快乐的错觉。


其实,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快乐,或者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快乐。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解脱,需要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为某些事情而颤抖、为某些事情而浑身发麻、为某些事情而悲伤,以及一看到某些人就厌恶。


你要知道这些时刻都是极其宝贵的人生礼物。如果开始启动自我觉察这个计划的话,你就会开始对自己采取行动,提升自我灵魂的高度,让自己成为解脱的人。

而最好的就是成为

 一个让别人睡得着觉的人,

 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事。



 • End • 


往期文章


☞  《道德经》里的十大人生智慧


☞  把婚姻讲得这么透彻的,竟是一本儿童绘本


☞  感人视频,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  关于恐惧的三个层次,如何破?


☞  接受母亲,填满一个心灵空洞



公益沙龙


☞  重镑推荐,6月30日,奕诚老师揭开家族系统排列的奥秘!


  • 我们将探讨关系的五大法则及运用。

  • 探索自己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两性关系、手足亲人关系与身心关系。

  • 透过实际的案例,让我们能实际领受与体会关系对我们的影响。

  • 学习到生活中可以实现的和解方法。

  • 唤醒内在力量,让生命力得以继续向前流动。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建立自身家庭生活、婚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

  • 整合身心健康、灵性成长。

  • 清晰生涯规划、工作发展、重大抉择、事业经营、组织整合等生涯中重大课题。


 ☜ 海灵格国际营报名

请长按二维码,添加晓堂客服



海灵格学校近期课表

(🔎请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长按识别二维码,从此和心灵对话


一个安顿身心的觉知之所,

一个创意生活方式的践行之地



点击“阅读原文”「晓堂」重镑推荐,6月30日,奕诚老师将揭开家族系统排列的奥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